江苏特种养鱼大户名单公示
有网友表示,江苏省泗洪县在我国有着“鱼稻共生”的政策,当地政府围绕农田发展的稻田,每亩水面投放鱼稻共生生态种养项目22种,每亩放苗种600~800万尾,每亩可产出商品鱼约2万尾,亩产值超万元。
江苏泗洪县在水产养殖技术上,总结有以下特点:
1、标准化体系建设。我国现有现代化种养业在江苏省比较发达,全国水产养殖总面积达1875万亩,占全国种养总面积的1/4。其中,稻田标准化养殖面积约占全国的41.6%,而且建立标准化种养场的比例比较大。同时,种养区规范化管理、养殖生产技术专业化、生产记录标准化,产地环境条件明显改善。
2、生态养殖水平显著提高。泗洪县是水产养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在进行水产养殖的同时,实现了水产品的周年供应。每年都有大量的水产品上市销售,从市场占有率来看,水产品对水质的要求不很严格,与发达国家的平均生态养殖相比,泗洪县养殖鱼类一直处于优势。去年,全省水产养殖总产量达67万吨,水产养殖业产值达4亿元,较发达国家增长了近20倍,其中鱼类年产值7亿元,利润14亿元,连续四年位居国内、国际前列。
3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。近年来,泗洪县县委、县政府力推“十三五”时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,扶持了一批大中小城市,重点打造了1至3个能够与县域经济圈有效衔接的乡镇,2014年全县新增农村土地面积430万亩,同比增长58%,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。
4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。泗洪县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,其中优质淡水鱼47万余吨,虾52万余吨,特别是虾蟹养殖产量突破500吨,同比增长50%,其中淡水小龙虾达到200吨,南美白对虾达到120吨,比去年同期增长28%。
(三)关键技术措施有效推进。泗洪县制定了《泗洪县水产业发展规划》,在优化结构、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,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生产条件的特色产业,推动优势产业向生态型、产业型转移,泗洪县将20个水产专业合作社联合为目标,着力推进渔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渔场建设。
(四)渔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。一是重点突破渔业经营规模。围绕我县渔业经济发展的全面趋势,以特色渔业项目为抓手,加快渔业现代化、品牌化、标准化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