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类的四种养殖方式1、网箱养殖
网箱养殖是鱼类与鱼类不同的养殖方法,它适合高密度养殖,很多养殖爱好鱼则不注意控制水流,导致网箱有很大的水深,因此养殖鱼类必须要设好水槽,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水箱,做好防水防漏的工作,不然养鱼以后一定会出现大量死鱼,而且养殖鱼类的鱼儿容易出现死亡。
2、流水养殖
流水养殖是鱼类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养殖方式,但这种方式在南方和北方最为常见,特别是中国的东海与南海以及黄海,在养殖水产时都会选择流水养殖。水域相对于大中型的水域,它的生活习性就是生活在海底,因此在挑选养殖鱼类时一定要选择那些水流平稳的地方,另外它在养殖时还喜欢在水流流动的地方浮游。
3、混养池塘
在养殖鱼类的过程中,如果没有合理的混养,会对鱼类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,在混养池塘中需要保持合适的面积,而且每亩的数量不能超过四千克,还要保证池塘内的水的氧气充足,如果池塘的面积过大会出现缺氧,对鱼类的生长也极为不利,在这样的池塘中养殖鱼类的数量也不会太多,如果没有合理的混养,还要在池塘中种养一些其它鱼类,以便调节水质。
4、鱼苗放养
鱼类养殖的密度大,其种苗的放养量也会有影响,放养的密度要根据鱼类的大小、水质、气候等因素来决定,所以鱼苗的投放密度不能太大,通常每亩鱼苗的投放量为30-50尾左右,种苗放养前,要将鱼苗放入池塘中,将鱼苗拿出来饲养,鱼苗时可以挑选体格健壮,无病害的鱼苗进行放养,放养后的成活率能得到保证。
四、放养的注意事项
1、及时投喂饵料
在放养鱼苗后,要及时的投喂饵料,鱼苗长到10厘米时,要将饵料投喂量控制在鱼群总重的10%左右,因为鱼苗生病时会停止进食,此时是饵料不足的情况,要做好消毒、充氧的工作。
2、定期巡塘
鱼苗放养10天左右后,要及时的观察水质的变化,如果水质发生浑浊,需要及时进行换水,同时也要进行注水工作,使池塘水变得清澈,以免有蚊虫影响鱼苗的生长。
3、定时投喂
鱼苗在放养后,由于刚开始在水中活动,会出现浮头现象,这时要及时进行投喂,有利于鱼苗适应新环境,注意要定时定量,投喂量一般在鱼群总重的10%左右,以免造成浪费。
4、水质管理
养殖过程中,要定期巡塘,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,要观察鱼的生长情况,在夜间时要及时加水,确保水质新鲜,避免水中缺氧,导致鱼苗出现病害,影响鱼苗的正常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