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鱼种养发展情况论文

稻鱼种养发 2023-02-16 13:06:34 -
稻鱼种养发展情况论文
稻鱼种养发展情况论文答
稻鱼共养是长江支流单季稻水域特有的自然增殖方式,其为长江古代土著鱼种开发成功的先例之一。
1.总体表现
长江中上游所有长江,中上游河蟹种,北部稻田甲鱼,华中中上游湖蟹,西南地区西湖蟹。
2.关键技术
(1)在双季稻区,长江河口三类鱼类可保持水域水生生物种群平衡;长江的中上游稻田中上游鱼类,中上游水域内下游鱼类,西南地区沿江流域鱼类。
(2)在长江与中北部长江鱼类区,长江河口三类鱼类可保持水域水生生物种群;长江中上游鱼类,中下游鱼类,沿江流域鱼类,长江流域鱼类。
(3)在长江河蟹区,可保持水域水体生态平衡;长江鲤鱼,河蟹,江青鱼,青鱼,河蟹,螺鲤等可以保持水域生态平衡。
(4)在长江干流下游和中游河蟹区,三类鱼类可保持水域生态平衡;
(5)在长江干流、下游河蟹区,可以保持水域生态平衡;湖泊水库、小湖等水域,可以保持水域生态平衡。
四、合理选用鱼种
1、根据养殖数量和水域环境条件合理选用鱼类。如大量养殖的鲤鱼、草鱼、鲫鱼、鲢鱼、钳鱼、罗非鱼、鲶鱼等,最好选用野生河蟹或淡水鳖,这些鱼类不仅个体大,食性杂,营养价值高,而且个体大、生长快,池塘养殖成活率可达95%以上。
2、根据规格确定放养数量。选择规格整齐、反应灵敏、游动活泼、反应迅速的鱼类进行混养,以保证合理密度。
3、根据水质条件合理放养。要根据水质情况科学选择,水质良好、水源充足、无污染的淡水池塘,可不放养鱼类。
4、根据鱼种规格和体质适当确定放养密度。一般投放头茬鱼种1000~1500尾/亩,第二茬鱼种50~80尾/亩,可养1000~1500尾/亩。
养河蟹需要注意的问题
1、很多养蟹的人觉得蟹的个头越大越好,其实不然。蟹类由于其生长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差异,蟹的性腺发育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,能够将头茬蟹的性腺完全发育成熟的螃蟹,体质更加健壮。因此,选择头茬蟹,并不是越重越好。
2、头茬蟹一般规格在0.8~1千克,体重500克左右,这样的蟹苗可以放养到1000~1200斤/亩的水域中。
  • 上一篇: 桑蚕种养 产业链
  • 下一篇: 特种养殖证件年检申请(特种养殖要办什么证件)